孙伟:情义兼备——孔子“亲亲相隐”新解
最初引起学术界有关“亲亲相隐”争论的是《论语·子路》中的一段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
杨艳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
黄玉顺:易学第一女哲穆姜
【提要】穆姜对《周易》哲学的贡献主要是“三个首创”:一是首创对“元亨利贞”的哲学诠释。《易传》照抄了穆姜的诠释,只是将“…
赵跃:理念、话语与模式 跨文化语境下儒家文化国际传播的当代进路
摘要:新时代,儒家文化国际传播处在古今中外多学科、多视野、多语境的交汇处,在传播理念、话语构建、传播模式等方面面临新的需…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印尼文明对话会举行
当地时间6月15日,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印尼文明对话会暨第一届和谐世界文明论坛在印尼巴厘岛举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
王东峰:从别集编纂看唐宋文学观念差异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比如“唐之诗,宋之词”。历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阮忠:苏轼的“仁统”与韩愈的“道统”
苏轼的“仁统”是效韩愈的“道统”提出来的。韩愈的“道统”是老话题,但少有人说苏轼的“仁统”。 “仁统”与“道统”。韩愈的…
黄玉顺:儒家教育现象学
“生活即教育”:生活儒学的教育现象学 ——儒家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化问题 【提要】教育现象学是对教育的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