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发布

朱汉民:中华文化的基因谱系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因为中华文化中藏着一系列独特的思想要素和精神密码。这里从中华文化的经典体系中,找到一…

彭成广: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论语·述而》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其中,学界对“游于艺”的解读历来争论最多,但整体而言均不离对“艺…

杨国荣:礼乐文明中的乐——《荀子·乐论》解读

 摘要:礼乐并提,构成了儒学的重要特点。与礼相关的乐首先以情感层面的快乐为内在旨趣,所谓“乐者,乐也”,便表明了这一点。…

侯乃峰:当前《论语》的研究方向与空间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流,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又以儒学文献为主要载体。《论语》一书作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在经学史…

王志民:“孟母教子”故事与当代家风建设

数千年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对于当代的家风建设,特别是廉洁道德家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孟母教…

黄俊杰:“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

李锦全 常樯 王文英:中国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创新与现代发展——李锦全先生访谈录

李锦全 常樯 王文英:中国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创新与现代发展——李锦全先生访谈录

编者按: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

鲍睿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着力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第十…

裴登峰:“生生”思想的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思想是中华文化精神、身份的标志性、典范性特征,是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002901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info@yanhuangre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