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杰:“中国诠释学”的类型与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诠释学”建立在中国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之“一本性”之上,有其自成一格之“中国性”,见之于经世致用之精神、政治之…

李锦全 常樯 王文英:中国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创新与现代发展——李锦全先生访谈录

李锦全 常樯 王文英:中国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创新与现代发展——李锦全先生访谈录

编者按: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

鲍睿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生全…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确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着力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第十…

裴登峰:“生生”思想的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生”思想是中华文化精神、身份的标志性、典范性特征,是彰显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文…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泰国中华儒学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泰国中华儒学研究论坛成功举办

4月28日,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泰国中华儒学研究论坛在泰国曼谷格乐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心举办。中泰两国的政府官员、知名学…

连凡:宋明儒学诸概念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以“宋学”“道学”“理学”为中心的考察

连凡:宋明儒学诸概念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以“宋学”“道学”“理学”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宋明儒学的名称概念可分为一般总称概念和特殊学派概念两类。一般总称概念中,宋学概念大体上经历了从中义(宋代义理…

程志敏:孔颜所乐何事

中唐以前本无“孔孟”之说,更无“孔颜”之论,惟有“周孔”之称。唐宋以降,儒家内部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书”横空出…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日儒学对话会举办

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日儒学对话会举办

4月22日,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日儒学对话…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把跨越时空、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6002901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info@yanhuangre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